传统汽车厂商为什么不造电动车_传统汽车厂商为什么不造电动车呢

       感谢大家提供这个传统汽车厂商为什么不造电动车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

1.老牌车企做不来智能汽车么

2.传统车企造不出像样的电动车?不妨来看看这款,科技感不输特斯拉

3.汽车人电动车是一片新大陆,传统车企必须做出改变

传统汽车厂商为什么不造电动车_传统汽车厂商为什么不造电动车呢

老牌车企做不来智能汽车么

       随着电动车的兴起,不少新能源品牌走进大众视野,特斯拉,蔚小理成为电动车主的首选。在很多人看来,传统车企在新能源布局上表现乏力。

       随着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传统汽车的电气架构也越来越复杂,部分汽车的线束长度总和已达6km以上,这时候域集中式的电气架构被创造性的提了出来。

       以宝马iX为例,其当前处于域集中式电气架构的初期,相对来讲处于一个领先位置。iX车型当前有车身域、车内域、底盘域、动力域以及辅助驾驶域五个部分,并且可以支持SOTA(软件升级)和FOTA(固件升级)。

       与汽车产业的电气化、智能化一同发展的,还有5G通讯技术,对于汽车而言,从产品定位到研发、再到物流以及生产制造,5G将赋予汽车新的灵魂。5G之于汽车智能网联这方面将会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车载信息服务、辅助驾驶及初级自动驾驶、高级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

       车机系统是智能汽车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一是人机交互方面,通过独特的图形、光影效果来打造,不仅辨识度极高,显示的信息也可以根据驾驶者的需求来区分优先级,更加便捷和安全。

       最后是OTA技术,同时也是所有智能汽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即车辆在出厂时就预埋了所有的硬件,除了基础的免费软件更新外,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需要时选择购买激活相关数字化服务和产品,以达到“常用常新”的目的。

       事实上,不少老牌车企在面对电气化、智能化转型的时候,也在奋力向前。未来对于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品牌上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汽车将会越来越安全,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

传统车企造不出像样的电动车?不妨来看看这款,科技感不输特斯拉

       传统汽车难度大,因为传统汽车发动机的制造难度要比电池电机组麻烦的多。

       广义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

       目前存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包括在这一概念里,具体分为六大类: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醇醚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政策支持

       2020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表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汽车人电动车是一片新大陆,传统车企必须做出改变

       “新能源汽车”这个热词已经在车市内流传了好几年了,热度不仅丝毫不减,反而变本加厉。诚然,近两年有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宣布在未来会考虑禁止燃油车上市,全面转为纯电动汽车。此举一出,无疑是让不少传统车企慌了神,毕竟进入新能源时代,以往燃油车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将会不复存在,所有车企都是一张白纸,需要发挥自己的经验和实力在上面创作出一幅惊世名作,才能确保自身领军地位。

       如今,以特斯拉为首的一众造车新势力已经显现雏形,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张。为此,传统车企也不敢缓下脚步,而在这之中,宝马是走的比较激进的那位,在新能源热度还未发酵起来的时候,就曾推出过小型车宝马i3以及混合动力跑车i8,而在距今不久前的11月份,宝马再度发力新能源领域,推出全新纯电动SUV-宝马iX。

       既然是豪华品牌纯电动SUV,那么设计方面就必须要与燃油领域区分开来。?宝马iX定位于中大型SUV,整体设计理念延续2018年宝马VISION?iNEXT概念车,更多是在保留原有基础轮廓线条基础上进行量产化处理。

       外观上,宝马iX不出意料的用上极具前沿感的大尺寸竖状进气格栅,搭配上两侧造型犀利的LED大灯,整体攻击气息更加浓郁。下方散热口区域采用半封闭样式,能加速空气流动速度,减少空气阻力以达到更好的能耗水平。另外,除了这套带有M运动风格的外观套件之外,宝马iX还提供类似豪华套装的外观套件,整体看起来会更加低调、内敛,同时覆盖在车身周围的蓝色饰条也起到一定点缀作用。

       侧面造型十分简洁,流畅的车身线条勾勒出过渡平滑的曲面造型,在光线照射下能彰显更多质感,悬浮式车顶与经典的霍式拐角相融合,视觉上焕然一新,同时全新样式轮圈以及蓝色刹车卡钳进一步提升车辆运动气息。除此之外,按压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都能在宝马iX上看到。

       车尾方面比较收敛、两侧细长尾灯不仅拉伸车辆尾部横向视觉宽度,使其看上去更为厚重,同时也与前大灯相呼应。下包围带有用来彰显战斗属性的熏黑饰板。

       内饰部分宝马再一次除旧迎新,极简设计得到进一步加强。中控台布置大面积蓝色Sensatec材质,散发出浓郁的科技气息,方向盘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圆形或者平底样式,而是更加激进的六变形设计,暂且不说好用与否,但起码与这套新内饰非常契合;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4.9英寸中控触摸屏组成联屏设计,内部界面经过重新设计,更加贴合宝马iX电动旗舰身份。

       另外,为突显其高级氛围,车内使用大量水晶制成的实体按键,包括iDrive控制旋钮、电子拨杆、音量调节以及座椅调节等,档次感十足。

       座椅造型为一体式设计,表面采用纺织物与超细纤维材料拼接而成,配色根据不同内饰搭配组合。值得一说的是?,一部分音响扬声器被隐藏在座椅内部和门板当中,能带来更好的沉浸式音效体验。

       科技配置方面,因为宝马iX是首款使用5G技术的汽车,数据算力得到显著提升,对比当下车辆大约提升了20倍,所以该车应用了大量AI技术,从软硬结合方面,实现更智能的自动驾驶系统。

       动力方面,宝马iX搭载最新第五代eDrive驱动系统,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综合功率可达375KW,百公里加速时间能进入5s以内。与之匹配的电池组容量为100KWh,在最严苛的WLTP续航测试标准下综合续航里程超过600km,成绩非常亮眼。另外充电方面,使用宝马直流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00kw,只需10分钟便可获得120km的续航里程,只需40分钟便可将电池电量从10%补充至80%,大大提升充电效率,节省用户等待时间。

       如果说广州车展上市的Ix3只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这款宝马iX则无疑是一颗深水炸弹,颠覆品牌的设计、前瞻性的数字科技以及堪比特斯拉的电池充电技术,都向世界展示出宝马在新能源领域内的建树。随着宝马iX正式发布,德系三强已经初步完成新能源的车型布局,与造车新势力的对决一触即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看似只是驱动总成的变化,却已经注定了改变。

       文/《汽车人》吴毓

       从传统燃油车到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不仅是驱动形式的革命,更是在开拓一片新大陆。

       在特斯拉Model?Y开始交付的6个月后,BMW?iX3宣布预售价格,二者的尺寸级别、驱动形式相同,但造车逻辑、用户人群、沟通语言却完全不同……

       在9月下旬开幕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既有奥迪、福特、日产等传统车企以品质安全为卖点进入电动车市场,也有领克、小鹏以超长续航为旗帜在电动车市场构筑“护城河”。

       在这片“新大陆”上,初创车企是“原住民”,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而且建立新的游戏规则;传统车企成了“闯入者”,需要学习新语言适应新规则,以免在丛林荒漠中迷失。

       不同的价值观

       电动车市场是一片陌生的“新大陆”,运行着另一套价值体系。

       在英国媒体所做的一次性能评价中,特斯拉Model?3通过类似Autokhana赛道时的速度远低于阿尔法·罗密欧Giulia,但总用时却仅稍逊于后者——Model?3完全依仗电动机的直线加速优势而“抹平差距”。

       虽然Model?3的提速优势集中于最初的400米内,但已足够应付AutoKhana的挑战。随后出场的梅赛德斯-AMG?C63和BMW?M3也遇到了相似的“窘境”,总计时成绩落后于Model?3,完全没有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无限风光。

       “起步凶猛”是电动车的基本能力,长续航、快充电则是电动车用户的普遍“刚需”,初创车企多会聚焦于这两点而投入资源,进而获得目标用户的认可。

       传统车企自2019年起陆续发布纯电动车型,但产品的研发、标定逻辑仍嫌保守,很多具有综合性能、品质优势的纯电动产品,续航里程仅是400公里-500公里,提速性能也未见明显提升(相比燃油车),在用户层面的筛选中轻易就处于下风。

       一位在德系车企任职的工程师说,试验室验证以及实路测试的结果已经证明,即使不考虑简单增加动力电池的数量,做到更高的续航里程也并非难事。但基于现阶段的企业战略,续航里程的设置与标定更倾向于“保守”。这背后,有动力电池的能量冗余、可靠性提升,还有车辆的安全性考量……但很少能为消费者所知。

       在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II期的总装车间里,采用镍钴锰配方的第五代高压动力电池已在井然有序地生产。比录像带稍大的电芯,18个/22个组合成一个电池模组,6个电池模组与控制单元、冷却单元一起被封装在铝制外壳里,为在沈阳本地生产、供应全球市场的BMW?iX3提供动力。

       为了保证纯电动BMW?iX3的安全,除了电芯涂绝缘漆、贴绝缘膜,有独立温度传感器监测,遇到车辆长时间停放,系统还会自动调平各电芯间的电压(避免电压差导致热量失衡)。采用6系铝(含镁与硅的铝合金,耐腐蚀、抗氧化)制造的电池包外壳已经成为车辆底盘的一部分,承担强化车身强度的职能。

       打开电池包后可以清晰地看到:电池包的铝框架极其粗壮,工程师似乎完全忘记轻量化的原则;电池包内部也没有填满,电芯模组与电池包框架之间留有大约10厘米的缓冲空间……可以说,每一项设计都是以电芯安全为前提。由于超量的安全设计,使得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已经低于三元锂电池的平均水平。

       在华晨宝马的制造体系下,即使因此降低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即使相比竞品不能做到动力性能领先,安全与品质始终是制造的第一原则。这或许是一种执念,与“新大陆”的价值观相悖,却是传统车企不可颠覆的底线。

       相比之下,初创车企并不苛求产品100%完美,更趋近软件工程师的逻辑:承认Bug始终存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曾有北美消费类媒体测试特斯拉Model?3后评价,该车的紧急制动性能与用户控制界面存在严重问题。而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回应:Model?3的制动性能已被普遍证明优秀。如果存在车辆差异,可能仅是固件优化的问题,可以通过FOTA更新来解决。

       除了将FOTA固件升级作为“杀手锏”,特斯拉还在尽力削减传统按键、旋钮的数量,代之以巨幅的电容触屏。这一控制方式的转换,不仅减少了硬件的采购数量与装配环节的出错几率,更是为生产效率提高、控制线路减重奠定基础。

       虽然12.3英寸、15.6英寸的触屏已经渐成车辆的标配,但传统车企仍然倾向于实体旋钮按键。一位服务于美系车企的工程师告诉《汽车人》,驾车时调整空调、车窗以及天窗都是高频度操作:如果需要解锁屏幕、返回主页,才能找到空调或天窗系统的控制页面,意味着用户的目光长时间专注于屏幕,而非前方的道路,其中的潜在风险可想而知。

       传统车企在努力优化纯电动产品,其产品逻辑、推广原则仍是基于传统燃油车的制造与销售经验。在电动车这片“新大陆上”,初创车企的语言、逻辑已在自我迭代——如外科手术一般“切除”产品痛点、似电视购物一般“安利”科技应用,无疑是最巧妙的心理暗示,令使用者内心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听巴赫还是周杰伦、喝手冲咖啡还是陈年普洱、雇小时工还是用扫地机器人、打开苹果笔记本还是联想电脑……本质上仅是个人喜好,但形式上却被分出高下,甚至变成标榜的工具。在汽车行业,应用层面的科技赋能,正在形成新的鄙视链。

       不同的赋能环

       因不满笔记本电脑的电池表现,特斯拉的两位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与马克·塔彭宁动手研发高性能、长续航的锂离子电池。看到通用汽车召回并销毁所有EV1纯电动车后,已经在动力电池领域略窥门径的他们创建了特斯拉。埃伯哈德就曾说过,特斯拉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池、软件和专用电动机。

       或许出乎很多人的认知,特斯拉的首款产品并非Model?S,而是基于莲花Elise车身、装备自研动力电池的纯电动Roadster。虽然这款跑车的售价接近10万美元,但提速凶猛(从静止加速到60英里/小时用时不足4秒)、续航可达245英里(约394公里)……即使在今天,这一性能表现也堪称卓越。

       在圣塔莫尼卡机场亮相后,乔治·克鲁尼(第72届金球奖获终身成就奖)、Dennis?Haysbert(电视剧《24h》中饰演黑人总统戴维·帕尔默)、Jeff?Skoll(eBay首任总裁、**制片人、亿万富豪)……成为Roadster的首批用户。

       在传统车企看来,这款纯电Roadster甚至还没有达到商品车量产的品质下限,就被已经掘到人生首金、新晋硅谷Icon的埃隆·马斯克带进洛杉矶的名流圈,简直不可思议。但正是这辆“试水”之作,使几位创始人初窥电动车市场的秘密:续航里程+创新标签。

       今天,猎鹰9号火箭以及胶囊状的太空船、头骨上的Fitbit(一种穿戴式健康记录器)、为Tham?Luang洞穴救援而建的救援吊舱……从不同维度为马斯克及特斯拉贴上了创新科技的标签。

       客观地说,特斯拉的销售业绩,更多依靠汽车领域之外的品牌赋能。相比之下,而传统车企进入电动车市场,曾经引以为傲的造车历史、百年文化、品牌积淀已经几近清零,必须找到新的高点。

       一块带有DLC双钛太阳能板+钛合金表带的佳明Fenix?6旗舰版手表售价9680元,而采用Fauve棕色、Barenia皮革的Apple?Watch?Hermès表带标价3999元……如果劳力士推出标价万元、安装GPS芯片的“铁三”表或其它健康穿戴设备,能否撬动“佳明”、“松拓”的市场,能否获得Apple?Watch用户的青睐?

       传统机械手表的用户会在意陀飞轮与能量存储,在意日内瓦打磨与鹅颈微调,在意汝拉山谷内的狭小工作室与传统匠人的手工调整;但购买电子表的用户却没有这些情怀与挑剔,他们需要的是快速完成卫星定位,精确记录每一次触地、每一次划手,将携氧能力、踏频功率甚至Swolf的计算更加精准……

       这与电动车市场的选择何其相似?

       在这片新大陆,用户人群已经完全不同。排除因为号牌的制约而被动选择电动车的购买者,电动车市场的“真实”用户是一群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世界始终保持好奇心的人群,也是一群从理性出发、行务实选择的人群。

       他们并不缺少消费实力,但他们会从新的维度考量产品的附加值。他们对于历史传承“不屑一顾”,对于创新应用热情拥抱。

       看似只是驱动总成的变化,却已经注定了改变。(文/《汽车人》吴毓,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传统汽车厂商为什么不造电动车”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