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何A碰撞试验解析:安全防护全面,这样的表现车主是否满意?

2.为什么汽车上市前都需要做碰撞实验?

汽车测评碰撞试验怎么做的过程呢_汽车测评碰撞试验怎么做的过程呢

说到汽车安全,大家可能先想到的是交通事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25万,中国占了20.8%,超过26万人。这是一个比较可怕的数字了。

再说车,国内主流汽车安全标准体系有三大块,国标、企业自身以及第三方的碰撞测试机构。国标大家都很清楚,从车辆生产到下线销售,都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要求才能够推向市场,那也就是说符合国标是一台量产车必须具备的素质。

那么,国内消费者经常听到的第三方碰撞机构,在整车安全体系里是什么定位?中国有中保研和中汽研,两家都是以欧美国家的碰撞测试机构为蓝本,结合国内的情况和要求,各自建立一套测试标准。因为两家机构的测试项目不一样,出现的情况就是同一辆车可能在这家的碰撞测试成绩突出,在另一家却表现欠佳。整车安全需要整体评估,第三方的评测是一个必要的参考标准,但不是唯一的。厂商对于自身产品的安全把控是最重要的。

说到这,就不由地想起了帕萨特。大家买日本车是为了省油,买德国车是冲着质量去的。15年前大众是第一个在中国开始研究中国的各种道路安全事故的厂家,然后针对中国道路和交通事故的特点,研发国内车型,为了更全面地保护中国用户在道路上的行车安全。这时候,其他车企还在实验室埋头进行正面和侧面等常规碰撞测试呢。我去过位于安亭的上汽大众碰撞中心,从试验项目设立、试验实施到数据信息集、试验结果分析等各个环节,绝对严格按照大众汽车集团标准进行。

但是,具有超前理念的大众旗下的明星品牌、大家耳熟能详了20年的帕萨特,去年不可思议地栽在了中保研碰撞试验上。最近帕萨特在中保研进行了再次碰撞检测,成绩非常好。可能大家对帕萨特的最新考试成绩有不同的解读。我的看法是,整车安全性的改进和提升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消费者重视车辆安全,无可厚非。当我们张着嘴巴,看着被撞得稀里哗啦的碰撞测试时,除了瞠目结舌,还可以再多想想。中保研大约两年前成立,两年里不知撞了多少车,当然碰撞结果好坏参半。我一般都怀着唯物主义辩证观来看待每次碰撞结果,不会因为一次差评否定一个车型,也不会因为一次好评就把某个车型捧上天。但我觉得帕萨特的两次碰撞很独特。我看到了两个亮点,一个是整车安全的提升是一个过程。如果德国人要做这个过程,可能会更漫长一点,人家叫精湛,杜绝应试,所以两次碰撞时隔几乎一年。另外一个亮点是,我在前面虽然说,第三方的评测是一个必要的参考标准,但不是唯一的,但是第三方测评在督促汽车生产企业全面考虑和提升安全,起着不可推卸的积极作用。

啰嗦了半天,我最想表达的是,整车的安全性是一个不断完善与优化的过程,车企对于车型的安全性改进都是对于车辆性能的长期规划和全面验证的结果,并非临时的应试过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几何A碰撞试验解析:安全防护全面,这样的表现车主是否满意?

侧面碰撞包括两个方面:

1.侧碰

移动小车以一定的速度撞击驾驶室的那面,模拟典型的十字路口碰撞事故。该试验主要测量驾驶员侧人头部、胸部和骨盆部位的伤害。这个试验NHTSA NCAP、E-NCAP、C-NCAP、J-NCAP和IIHS都有做,不同之处在于E-NCAP、C-NCAP和IIHS碰撞时速为50公里/小时,而J-NCAP时速为55公里/小时,另外IIHS的碰撞小车是所有试验中最重的,高达1.5吨。最为特殊的则是NHTSA为27°的夹角碰撞而非其他试验所用的直角碰撞,另外时速也高达61公里/小时!

2.柱碰

测试车辆以一定的时速横向移动撞向固定的刚性柱子(类似于事故中侧撞电线杆一类的物体),这项测试重点是检测车身的刚性。2009年前,此项项目为制造商选做,而2009年起,E-NCAP把此项作为安全测试标准项。这个试验仅E-NCAP和NHTSA NCAP在做,E-NCAP测试为时速29公里/小时正向碰撞,而NHTSA NCAP则是32公里/小时以75°斜向碰撞。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汽车上市前都需要做碰撞实验?

本周,吉利新能源几何A完成C-NCAP碰撞试验,角师傅对其三天车体结构测试进行了跟踪拍摄,本文将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

前言:

由于疫情原因,C-NCAP碰撞测试进行了延期。本次测试的几何A由吉利汽车自愿申请,车辆购置于2020年1月,为2019款车型,配置为高维标准续航幂方版,官方指导价为17万元。从被动安全配置上来看,这款配置车型配有6安全气囊。主动安全配置同样完备,包含有车道偏离警示、盲区警示、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

正面100%碰撞试验解析:

C-NCAP正面碰撞时速为50公里,测试难度相对简单。由于前机舱内部结构与传统内燃机有所区别,对于碰撞力的引导则是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纵梁吸收了大部分动能。在碰撞后,车门隐藏式门把自动弹出,便于外界营救。工程师给这款车的安全气囊弹出策略是,正面碰撞中侧气帘与侧气囊不联动弹出,安全带束缚力度有效,车内人姿态保持不错,后排人头部没与车顶有触碰痕迹。

侧面碰撞试验解析:

C-NCAP侧面碰撞移动台车质量为1.4吨,碰撞速度为50公里。侧面碰撞后,几何A车门防撞钢梁清晰可见。因移动台车碰撞区域显然高于底盘侧杠防护,可见B柱低端内陷侵入较为明显,这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官,最终还要看数据支持。被动防护方面,侧气帘与气囊均顺利弹出。角师傅担心的是前排气帘的长度问题,虽然能在侧面碰撞中得到保护,但仅为侧窗一半的气帘,是否能有效起到25%小重叠偏置碰撞防护,令人担心。后排人手臂与腰部方面与车门饰板有触碰痕迹,会有一定的分数扣除。

正面40%偏置碰撞解析:

C-NCAP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速度为64公里/小时。碰撞过程中,纵梁强度与吸能区域的合理性是令人担心的,可变壁障与轮胎进行了挤压,轮胎瞬间被挤爆,并且轮毂对乘员舱前防火板区域进行了冲击,且出现了明显的形变迹象。虽然驾驶员一侧车门可开启,但荷叶部分形变,开启过程并不顺利。车内方面,被动安全保护策略是6气囊均顺利弹出,但驾驶员人左腿出现明显位移,表明在偏置碰撞中,撞击力侵入到乘员舱内部,图中我们也清晰看到,人小腿与车内部件有明显的触碰痕迹,则表明存在受伤缝线。此外,车内有部件在碰撞过程中散落,前排驾驶员一侧遮阳板掉落,可能会对车内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编者点评:

作为一款纯电车型,碰撞试验除了关注车体结构安全外,还要注重电池组的防护。从三天结构碰撞试验来看,几何A的电池防护是安全的,高压系统也会在碰撞后自动断电。不过,车体结构强度仍有待商榷,在40%偏置碰撞中,轮毂存在侵入迹象,驾驶员人姿态表明小腿部存在高风险伤害。此外,车内部件有脱落迹象,都会对车内乘员构成二次伤害,甚至是致命的。另外还有个小细节:在40%偏置碰撞试验中,车内E-CALL救援电话被激活,但始终无人接听。角师傅随后与主机厂人员联系,得到的回应是因为试验车辆未激活,因此E-CALL不能使用。回想先前其他品牌测试中,救援电话均第一时间拨通。这里角师傅的建议是:关于生命安全救援系统,可不与车机系统进行绑定,无论激不激活均能使用才是关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上市前都需要做碰撞试验,是为了衡量新车的安全性能好不好。面对这个日益增长的汽车消费需求,各大汽车品牌都想在市场中立足,所以就把汽车的质量作为基础,来吸取顾客的眼球。经过实验满验证汽车的安全性能。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是人们最关注的实验项目,因为汽车的安全性能可以检测汽车内驾驶人及成员在碰撞时的受伤程度,所以他们在汽车上市之前要对汽车产品安全性能做一个评估,定期将企业送来或者市场上出现的新车进行碰撞实验。

所规定的汽车碰撞速度往往比规定的安全法规的碰撞速度要高,从而要在更严格的碰撞环境下评价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根据头部,胸部,腿部等主要部位进行安全性分级,通过标准科学试验评估哪款汽车是最安全的。为此,大汽车企业都非常重视碰撞实验的测试,把它作为汽车开发的重要评估依据。

碰撞实验通常有两项测试项目分别是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每小时,侧面碰撞速度为50公里每小时。在车辆碰撞时会邀请生产企业直接参与以示公正性。允许其产品有两次碰撞机会,如果厂家感觉初次碰撞结果不理想时,可以进行第二次碰撞,安全装置在进行第二次碰撞以获得最好的成绩为主。

另外,也是检验车辆对行人的安全保护程度。碰撞试验是为了让车能够达到更好的安全性能而进行测试。一款车从研发到投入市场是要经过很长的一个周期,参数和数据是要经过诸多的实验来改进,碰撞实验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否则制造出来的车子等待他的命运就是被召回乃至淘汰,碰撞实验也是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为安全做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