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出台换电模式应用试点方案 到2023年建换电站200座以上

2.新能源汽车可以跑长途吗?

3.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推出的换电模式,真的实用吗?

4.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策略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运行方案设计_新能源汽车运行方案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祁驿

10月27日,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院士宣布,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

来源: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截图

其中,他提出至203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其中,针对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版技术路线图指出,至2035年,我国将形成自主且完整的产业链,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技术水平将与国际同步,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

2030年-2035年,将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也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并将完全掌握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完备的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的制备与生产产业链。

智能网联方面,至2035年,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将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具体来看,2025年HA级智能网联汽车将开始进入市场;2030年,实现HA级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划应用;2035年,HA、FA级智能网联车辆具备与其他交通参与者间的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能力,各类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辆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

难道说到2035年路上就见不到燃油车,厂家也不给产销燃油车了吗?

答案99%以上是不会的。

首先,这个技术路线图,是给有关部门制定政策作为参考依据用的,它提出的,都是一些美好而远大的目标,并不是政策本身。

如果你看过技术路线图1.0版本,然后对照执行结果你就能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其次,即便这些目标变成了政策,距离2035年不是还有15年吗,一台车你能开15年不换吗?

按照现在大家换车的频率,我觉得15年可能已经换过三轮了吧,所以这两年您买车还是可以随心所欲的。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该买的买,该换的换,技术路线不是政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重庆出台换电模式应用试点方案 到2023年建换电站200座以上

2021 年,新能源 汽车 站在了风口上。华为、小米、大疆、滴滴,知名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新能源 汽车 产业。

纯电动 汽车 、混合动力 汽车 、增程式电动 汽车 ,各种新能源 汽车 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不过,这些新能源 汽车 方案都不够新奇,普遍用锂电池与汽油混动方式。

在 汽车 大厂之外,民间还有不少牛人,他们突破客观规律,脑子充满各种奇思妙想。比如不需要充电的自发电 汽车 ,利用轮胎摩擦发电的 汽车 等等。千万不要以为只是不切实际的妄想,确实有人将这些设想做了出来,甚至申请了专利。

电动车能量“循环”利用

不依靠外部能源,电动车自行发电,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然而小黑在某专利网站,确实看到有牛人申请了《新能源电动 汽车 自行发电方法》专利。其中涉及到电机、发电机、传动轴等部件。

专利摘要显示,该专利将电机传动轴与发电机传动轴由连接套连接,另一端直接伸入变速箱内,转动变速箱内的齿轮,发出的电储存在 汽车 电池上供 汽车 使用。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能源重复利用方式,利用变速箱转动提供的动能发电,储存到 汽车 电池中重复利用。这种专利并非民间大神独创,丰田、特斯拉等厂商早就将这类技术用到 汽车 上了。

丰田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不少丰田老司机,都知道丰田有一种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其原理为利用 汽车 制动/刹车装置。 汽车 在行驶过程中,总会需要刹车场景,这时会暂停发动机动力输出,同时增加一个运行的阻力负荷消耗 汽车 前行的惯性,这种装置就是制动器。

制动过程中, 汽车 惯性对制动器做功,使其变成摩擦片的热能。丰田动能回收装置正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这些能量回收利用,储存到电池中,等需要的时候再利用。

特斯拉单踏板

与丰田类似,特斯拉也提供“动能回收”系统,具体表现为车主在使用单踏板模式驾驶时,用户松开油门踏板,“动能回收”系统开始工作。对比丰田,可以发现特斯拉甚至不用踩制动踏板就可以开启“动能回收”系统,使用起来更加简便。当然,单踏板也有缺点, 近期特斯拉频频遭遇的“失控”事故,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可能就是这个功能所致。

摩擦生电:轮胎发电法

汽车 在行驶过程中,有很多零部件都在产生能量。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有一群工程师盯上了轮胎发电。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与日本关西大学的团队,一起开发了一种能量收集器,可以在轮胎转动的时候发电,将轮胎静电转化为电能。

技术细节上,工程师们把电极安放在轮胎两层橡胶之间,每层橡胶都覆盖在一个电极上。当轮胎滚动时,两层橡胶之间产生的位移就会摩擦生电。

在国内,同样有一群科学家盯上了绿色发电轮胎。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教授团队与玲珑轮胎合作,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完成了发电轮胎研发。

与日本团队不同,中科院团队将导电层置于胎面层中间,使用轮胎胎面作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摩擦层。导电层在轮胎滚动的过程中,由于和地面的距离不断地发生改变,进而发生电势的变化。

虽然具体实现形式不一样,但是中日两国研发团队都用了摩擦生电这一基本原理。在技术上固然先进,但是缺点同样明显。在实验室中,9cm? 该种轮胎胎面材料在实验室就可以得到 21μA 的电流输出和 150V 的电压。由于发电量过低,因此科学家们目前只想到了胎压监测等用途。

脑洞大开:“永动 汽车 ”

动能回收、轮胎摩擦生电,这些技术还处于正经科研范畴。在民间,自然还有一群人,持之以恒地进行着永动机研究。

某贴吧大神就利用电瓶与电机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供、用电系统。据他所言:“随着电机转速的提高,发电机输出的电流增大,当发电机输出电流大于电机消耗的电流时,开始给电瓶充电或向外输出电功率。”

根据这套原理,他甚至组装了一套“自发电循环装置”,电瓶与电机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供、用电系统,发电机与电瓶又建立一个发电、储存能量的系统,从而实现能量自循环利用。

永动机老哥的实验装置,在中实现了一分钟“自循环”。当然,这位“奇人”的实验并不能当真。从物理角度来讲,将一种能量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同时,还会产生其他形式的能量,永动循环发电的技术永远不可能实现。

此外,能量传输过程中也会产生损耗,比如充电器工作时,控制器工作时,其本身也会消耗一部分电能。理论上,不依靠外部能量,自发电的电动 汽车 根本不可能实现。

风能、太阳能,自发电 汽车 新方向?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永动机畅想都是不切实际的瞎想。在永动机之外,依然有新的自发电想法萌发。

小黑在网上看各种自驾游,发现不少驴友已经将风能、太阳能用到 汽车 上。有的驴友将小型风力发电机带在车上,驻车休息的时候就将其置于车顶,利用风力发电为 汽车 供能;有的驴友直接在房车顶上安放一大块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

风能与太阳能都属于清洁能源,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环保 汽车 。若是风能 汽车 与太阳能 汽车 真的可以实现,那么锂电池 汽车 甚至有可能被取代。

车顶小型风力发电机

当然,现实远比理想残酷。提供的风力超过小型风力发电需要克服风阻做功,风力发电机转换得到的能量,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 汽车 本身消耗的能量。此外, 汽车 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过快,车顶上的风力发电机并不符合安全驾驶规范。因此,风力发电机只能在驻车的时候使用,车辆行驶过程中并不允许安放风力发电机。

小型风力发电机参数

最后, 风能的转化与 汽车 实际消耗的能量相差太大。 根据驴友体验,一台 600W 功率小型风力发电机,在风条件下,可以得到四分之一额定输出电量。也就是说每小时发电 0.15 度电。驻车 12 小时也就能产生 1.8 度电。

纯电动 汽车 百公里消耗电量在 13 度到 18 度之间。经过简单换算,可以得出 1.8 度电可以让新能源 汽车 行驶 10 到 13 公里。由此可见,风力发电机根本不足以为新能源 汽车 供电。

太阳能发电的情况比风力发电稍好。德国公司 Dethleffs e.home 开发了一款太阳能房车,全车由 3000 个太阳能电池板堆砌而成,提供 3KW 电力。根据碳银光伏提供的数据,1KW 组件有效日照 6 小时,不考虑损耗 1 天可以发 6 度电。

太阳能房车概念车

由此推算,该房车太阳能电池板一天产生的电能,跑上一百多公里完全没问题。不过考虑到房车需要冰箱、微波炉等电器,日常使用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现阶段这款太阳能房车还在概念阶段,并没有正式发售。太阳能电池板有发热高、保养维修困难等难题,且全车包裹太阳能电池板也不符合房车设计,因此发电效率超高的房车基本不会实现。

不管是风能、太阳能、轮胎摩擦动能还是制动能量,都不足以为新能源 汽车 提供长久续航的能力。因此,主流新能源 汽车 厂商并没有一家用这些技术作为主要动力。不过,这些清洁能源可以作为新能源 汽车 的补充,在动力电池之外,为 汽车 提供额外能量。在电动 汽车 一直为续航焦虑的时代,增加风能、太阳能发电组件,关键时刻或许可以有奇效!

图源:B站、微博、谷歌、pixabay、贴吧

新能源汽车可以跑长途吗?

易车讯??日前,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官方获悉,其5月10日印发了《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目标到2023年建成换电站200座以上,推广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具体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厅通装函〔2021〕248号)要求,结合我市汽车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为主攻方向,以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换电车型规模化示范运营为重点,促进汽车产业与能源工业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完善应用场景、使用环境,营造良好的换电模式发展生态,构建充换电有机结合的充电服务网络,全力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引导多方共建。坚持“引导、企业为主、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区域协同”的原则,鼓励新能源整车企业积极研发多用途应用环境的换电车型,支持换电运营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换电服务,构建中心城区和区县协调联动、多车型共享的换电应用示范基地。

——推动示范应用。发挥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在购车成本、里程焦虑、安全水平等多方面的优势,以公共出行等领域为示范运营重点,率先在巡游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重卡等领域先行先试,逐步向私人、公交等领域推广,形成覆盖多领域、多场景的换电运营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综合运用市场化机制和政策手段激励汽车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积极开展换电模式技术创新,推动换电技术迭代升级,统一规范相关换电行业标准,探索换电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壮大换电运营企业,持续加强对全市汽车产业的支撑能力。

(三)工作目标。

到2023年,建成换电站200座以上,推广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力争将我市建设成为商业模式清晰、推广数量领先、应用场景丰富、安全保障有力的换电示范城市,形成可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二、重点任务

(一)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优先在两江新区、江北区、南岸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綦江区、永川区、万州区、黔江区、长寿区等区域开展试点,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全覆盖。鼓励有市场需求的区县开展试点,形成中心城区和区县联动的换电网络体系,逐步实现全市覆盖。各区县应结合本地区电动汽车推广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布局,在满足相关安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充电场站、停车场、P+R停车场、加油(加气)站等已有场地加快换电站建设,全面推进形成全市公交站、火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等交通热点区域全覆盖的换电网络布局。(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交通局,区县人民,国网市电力公司)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换电网络体系,推动成渝地区换电网络一体化。支持换电运营企业与加油、加气站运营企业联动合作打造综合能源站,提升补能效率,打通“成渝电走廊”,保障消费者省际出行能源补给需求,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聚势赋能。加强要素保障,促进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换电设施接入电网配套工程建设力度,为电力接入提供便利条件,建立快速简易报装流程和容缺受理制度。(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区县人民,国网市电力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销售分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石油分公司、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三)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结合整车企业优势,分阶段、分步走,重点在换电车型研发、换电站共享服务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稳步推进换电规范化、共享化,为换电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

(四)探索制定换电标准。加快推进重庆市换电站标准建设,鼓励支持国家级检测机构、整车企业及换电设备研发、生产、运营企业积极参与我市换电行业相关标准制定,在换电产业标准化方面先行先试,研究制定换电安全、信息技术等地方标准。(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市场监管局,区县人民)

(五)严格落实电池监管。通过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监测平台落实动力电池溯源监管。通过对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监管,同时监测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为梯次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品信息共享、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同时保障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国网市电力公司)

(六)积极探索商业模式。鼓励探索“车电分离”等商业、金融模式创新,降低新能源汽车购车成本,重点推进电池资产管理平台、车电分离保险模式、整车电池回购、电池梯次利用、V2G、充换储一体化等方面的持续探索和创新应用,实现换电模式可持续发展。(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金融监管局、重庆银保监局)

(七)大力开展示范应用。

以中心城区为重点核心区域,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积极开展换电模式的探索和应用。整合全市整车企业、车辆运营企业等,按照换电车辆不同应用场景,支持开展多维度合资合作,分类别、分阶段扎实推进各领域开展示范运营。

1.巡游出租汽车应用领域。支持中心城区和区县新增和更新巡游车优先使用换电新能源汽车,中心城区和区县根据车地实际研究制定换电巡游车推广运营奖励政策。支持整车企业和巡游出租汽车运营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换电巡游车更新替换和示范运营。(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区县人民)

2.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应用领域。支持中心城区和区县新增和更新网约车优先使用换电新能源汽车,实行网约车数量调整的区县,在新增投放网约车中,支持优先向使用换电新能源网约车的车辆所有人投放;支持整车企业与运营企业、出行企业等开展合资合作,全面加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电动化替代。(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区县人民)

3.重卡应用领域。鼓励商用车整车企业联合换电运营企业在车型研发、换电站建设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支持在港口、渣土、矿山等领域试点,逐步带动换电重卡市场规模化发展。(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城市管理局,区县人民)

4.物流车应用领域。构建智能绿色物流运输体系,引导鼓励中心城区和区县新增和到期更新的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优先使用换电新能源汽车。支持物流车生产企业联合邮政管理单位、城市物流配送等企业,逐步对邮政快递车和城市配送车全面电动化更新。(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邮政管理局,区县人民)

5.公务用车应用领域。支持整车企业推出适用公务出行的换电车型,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机要通信用车、业务用车和相对固定线路的执法执勤用车(含综合执法用车)、城管执法、环境监测等领域试点换电车型。深入开展基层公务出行含换电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试点,形成集宣传、推广、出行于一体的示范带动效应,扩大换电模式应用范围。(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区县人民)

6.私人应用领域。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私人领域换电车辆认可度,积极拓展私人领域换电市场。支持新能源整车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换电版车型,充分在私人领域推广应用,提升换电车型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区县人民)

三、支持政策

(一)换电站建设支持。对服务于巡游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中重型卡车等换电模式重点应用领域,建成通过验收并接入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监测平台的换电站给予建设补贴支持,全面推动换电产业发展。补贴标准及具体办法另行制定。(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区县人民)

(二)示范应用项目支持。对巡游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物流车、中重型卡车等重点应用领域示范应用项目给予运营补贴,用于降低车辆综合使用成本。补贴标准及具体办法另行制定。(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区县人民)

(三)信贷及保险创新支持。加大换电模式汽车信贷及保险创新力度,支持银行机构探索开展裸车(不含电池价值的车辆)消费信贷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及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向换电站运营企业等提供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在中保协出台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示范条款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换电模式专属保险产品。鼓励车辆回收企业制定换电新能源汽车报废回收标准。(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金融监管局、重庆银保监局)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坚持工作事项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推进,协调解决换电模式推广应用中的重大问题。由市级相关部门统筹,有关区县,整车企业、电力公司、换电运营企业、电池资产管理平台、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

(二)加强安全管理。

建立新能源汽车车辆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依托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监测平台,加强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车辆和电池运行监测,实现车辆安全实时跟踪、车况数据集、故障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整车企业和换电运营企业制定事故预警和紧急处置机制,并接入监管平台,要求换电站电池充电系统(电池仓)具有完备的充电安全保障条件。?

(三)强化宣传引导。

鼓励市内整车企业和运营企业建设集展销、宣传及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展示平台,推出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宣传片,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加大科普及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体验和接受度,形成有利于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的良好氛围。

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推出的换电模式,真的实用吗?

新能源汽车和纯燃油汽车最大的纠结点在于新能源汽车的里程问题,尤其是开新能源汽车跑长途真的是让人望而生畏,结合春节返程期间的所见,我个人有几点新能源汽车的跑长途妙招分享给大家。

1、提前做好行程,可以通过导航规划路线,如果车子的标准续航为400公里,但是出发的目的地距离为500公里,这意味着中间要充一次电,可以提前规划路线提前做好安排,此外,新能源汽车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充电方案,可以自己规划充电方案,这个也是比较可靠的。

考虑到节日期间充电拥挤情况,在选择充电规划时最好是选择有自家企业的充电桩,这样的话充电时竞争力应该会稍微小点,也可以避免出现到站无法充电的情况。

2、很多车友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存在误区,看懂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非常重要。

续航里程是根据当前剩余电量和当前的平均耗电量估算出来的,这个续航里程是有误差的,它是一个变数,它会受到温度和路况的影响,所以说充电时一定要留出余地,提前充电。

3、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充电时如果条件允许就选择用慢充,如果时件不允许就用快充,不能经常使用快充充电,这对电池的寿命会造成影响。

4、不同的驾驶习惯和功能的使用对电量使用情况也是有大小的,比如空调暖风、座椅加热电耗还是比较大的,还有空调和暖风的使用对电量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尤其是冬天使用暖风比较费电,如果出现续航里程不够用的情况下关闭空调(暖风)功能还是可以得到很大改善的。

写在最后: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问题就是里程焦虑问题,跑高速时提前规划好行驶路线,合理使用汽车的某些功能,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对汽车续航的影响,这样再也不用担心续航焦虑问题了。

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策略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取换电模式是过渡期的方式,不具备推广价值。

新能源汽车有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两类,混动车电池组容量小充电时间很短,纯电续航只是为满足日常短途通勤代步,长途驾驶以混合动力输出为主;而混动运行模式包括HEV油电混合以及REEV增程式混动,两种不同模式能实现的油耗已经非常低,对于长途通勤频率不高的家用汽车而言并不亟需换电服务,或者说PHEV和REEV正是替代换电模式的最理想类型。

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续航里程偏短,家用代步能够满足但是长途驾驶总会有里程焦虑,长续航的一线品牌电动汽车平均每经过4个服务区也要考虑充电;然而充**响的只是路线规划,在进入服务区后是选择充电还是换电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快充技术的进步速度非常快,30分钟充满80%基本是行业标准。

而换电无非是让几乎相同的时间达到100%,然而车辆每次都要开上举升机、拆卸掉固定动辄数百公斤重的电池包,然后在紧固和拆卸以及插装,在频繁的操作中是否会影响车辆的可靠性,是否会增加意外情况的发生。

其次换电后的100%是否能保证续航里程与原车相同,不同内阻情况的电池组在容量相当的前提下,有些能续航400公里、有些还不能突破300公里,因为内阻增大后SOC低于40%左右会出现快速耗电;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换电只适合某个车企自行推广,说白了就是车主服务而已;真正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的一定是无线充电,甚至可以是高铁模式的搭线充电。

新方案提及的无线充电已经在规划中,曾经的新能源汽车地补会从 补车转型为补桩补路,无限充电道路一旦普及,电动汽车在驶入高速时不仅不耗电而且会缓速补充电能,充电道路有多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就有多长。

摘要: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与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未来产业,我国也确立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但由于我国起步晚,且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甚少,必须着眼于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有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开始于21世纪,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该制定了以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为“三横”的全面发展。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的规划,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初步量产,并在2020年达到全面产业化,市场推广覆盖率将成为世界领先。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更是被列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政策引导和资金倾向方面继续重点扶持但是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在发展新型能源汽车产业必须首先认清我们存在的问题。

1.1 科技创新能力低下

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核心,作为动力提供的动力电池,其造价高、循环寿命较短、能量密度较低,许多核心技术我们仍未掌握,须依靠进口来获得部分材料,而且缺乏相关的技术团队,虽然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可以看出后续的人才供应不足,很多技术已经被市场淘汰,大大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混合动力整车的核心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已被整车企业所接受,但推广工作尚需进一步磨合,电池、电机、燃料电池等零部件的产业化转型正在进行,研发过程中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系列化和标准化设计应更加关注。

1.2 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技术攻关、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较大投入。针对目前各单位已研制出的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功能样车、性能样车和产品样车,还有试验考核、技术调整完善、生产工艺准备、市场推广以及技术标准制定、政策引导等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也比传统汽车高出很多,要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度过艰难的市场导入阶段。与传统汽车开发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仍处于产品的初级阶段。要真正实现其产业化,尚需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推广等方面。

1.3 消费缺乏对电动汽车的认识

尽管纯电动汽车较传统燃油车具备用车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但是截止2013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足5万辆,2013年全年销量1.76万辆,同比增38%,低于全球平均增速。目前纯电动汽车主要是公交、出租等公共领域应用为主,私人领域消费量占比很小,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缺乏理解,不愿意轻易尝试新事物,所以需要借助营销模式创新,让消费者更多的来体验纯电动汽车,形成消费的示范效应。

1.4 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科技人才相当匮乏,尤其在基础研究和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研发方面。同时,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开发、试验验证等技术能力与传统汽车相比,仍然很不完善,也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存在严重的科研人才瓶颈。在管理人才方面,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需要配备专业化的人员队伍,从管理的角度弥补技术方面存在的局限,形成对技术故障的高效、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管理能力,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以建立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等,推动新能源汽车从示范工程走向产业化。随着新能源汽车示范工作即将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大规模的铺开,相关管理方面的人才将出现较大的空缺。

1.5 相关配套设施严重缺乏

新能源汽车能否在市场上普及,除了汽车技术本身因素外,还取决于社会配套设施跟进的程度。比如是否有足够的燃料、是否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燃料;是否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加氢站、加气站;是否有足够的车辆维修网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和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是新能源汽车不能快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对于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汽车而言,专业充电站的设置缺乏就是一个很大的软肋,这也是电动车商业化运营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位从事电动车研发的技术人员说,专业充电站的成本不低,一个专业充电站要花费30万元。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达到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如何降低成本、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

2.1 我国拥有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天然优势

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在水电、风能、太阳能方面存在较大潜力。同时,而生产锂电池所需的锂、稀土等都可以通过得到充足的国内供给。而且中国的能源状况更适合发展新能源汽车系统。中国目前油气相对缺乏,制约了传统的交通能源可持续发展,但其他的多种替代性又可充分发挥多样性的优势,为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型新能源汽车打下基础。

2.2 我国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力度巨大

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我国花费的功夫远远大于其它国家。事实上,中国目前是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最高的国家。在较高补贴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已经接近同型号传统燃油汽车,以比亚迪F3为例,比亚迪F3DM(混合动力车)低碳版豪华型市场价格为16.98万,享受国家和地方双重补贴后的价格为8.98万元,仅比比亚迪F3豪华型的售价高了1.3万元。另外,以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为主的供电企业已经建造了充/换电站近100座,充电桩4500多个,在数量上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欧美日等主要汽车生产国。也就是说,补贴已经到位,充电设施也已基本到位。如果需求量大,充电站、充电桩的数量仍会迅速增加。

2.3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城市化水平不到46%,距离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距离。我们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可能到55%,到2030年在65%左右,2050年可能会达到中国城市化高峰。这样的城市化看似一年不到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但是其中内含的问题非常巨大,意味着一年有1200万到1300万人走入了城市。这样对中国的城市化而言,我们带来的问题就非常多。就汽车而言,随着中国老百姓消费结构的升级,去年增长了46%,这样的态势还要持续下去。我们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乘用车总量将近2000万辆。而伴随着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带来的环境问题会更加紧迫,这无疑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会。

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完善市场标准体系和准入机制

各地区应具备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市场监管。过去不少地方实施地方保护政策,差别定价,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二次检测,对汽车企业建厂以及零部件购设置了众多地方性规定,这虽然有利于保护本地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但不利于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浪费严重,不利于企业危机感的提升,无法刺激企业的危机意识和创新力。从准入制度着眼,从源头上进行一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形成一整套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改变一些陈旧观念和做法,舍弃一些权力和利益,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3.2 推进技术创新和关键零部件研发

企业必须把注意力放在技术创新上来,努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同时避免技术侵权,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电池循环周期是未来我们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同时应该努力降低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汽车技术的研发,把传统技术的研发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基础,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吸收外来技术,长期以来我们还难以在市场上形成主导地位。

3.3 应制定完善的支持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给予优惠,对于购买者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制性购,形成消费示范效应等。在税收政策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进口给予关税优惠,降低其生产成本,对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对购买者按其所购车辆的等效节能指标给予一定的购置税减让。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提倡逐步建立以信用、投融资实体为平台,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债券发行为手段的开发性金融信贷政策体系,解决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研发资金来源。

3.4 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认可度

大部分消费者关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更高。但是大部分消费者仍处于观望阶段,车市叫好不叫卖,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仍存疑虑,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问题十分担心,当然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难点,新能源汽车不善于长途旅行,偏远地方充电困难,充电时间长都是未来销售过程中的巨大难题,厂家如何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吸引消费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5 加快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单纯依靠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科学规划城市用地,完善相关设施布局,尤其是着手高速公路配套工程的开展,以便给予新能源汽车更高的活动范围,且必须做到数量合理,布局科学,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用电实施优惠与补贴,并增加充电桩的设施的安全性与可靠度的基础上提高充电效率。把相关配套设施纳入到新建社区、楼盘、写字楼的规划中,尽可能的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

4总结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长远看来潜力巨大,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大扶持力度,细化各项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为长远发展制定合理的,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和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竞争力,抓住机遇,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大众的认可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得纳哦,希望能帮到您!